王凤清主任在第四届全国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工作会上的讲话

作者:开云官网在线娱乐   时间:2015-11-25   来源:开云官网在线娱乐

 

王凤清主任在第四届全国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工作会上的讲话

提高效率  增强效果  服务大局

在第四届全国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工作会上的讲话

开云官网在线娱乐主任王凤清

2015年11月18日

尊敬的孙大伟副局长,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题是“提高效率、增强效果、服务大局”,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认可“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的成效和经验,谋划和推动认可工作“十三五”阶段新发展。下面,我代表认可委员会,讲三点意见。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十二五”时期,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认可工作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已基本实现,认可工作发展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整体上,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保持了与国家发展需求相适应、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总体格局。认可制度范围增长了三分之一多,认可数量增长了一半以上,认可的认证数量增长了近三分之二,认可服务的齐全性、认可的数量规模和认可评价的机制创新均走在国际前列;认可支撑政府监管的作用得到持续发挥,为近20个政府部门提供支撑服务,认可结果得到越来越多的采信;认可服务国际贸易的作用不断增强,加入的国际认可互认协议覆盖的国家/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95%以上。也许有人要问,这么大范围的国际认可网络有什么作用呢?一般来说,通过这个国际认可网络,我们为政府监管部门和贸易相关方提供了国际公认的信任证明,促进了贸易畅通;通过这个国际认可网络,我们在很多行业、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避免重复检测、重复认证,帮助他们降低成本,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来看,仅2014年,我们接受的关于检验检测认证结果的问询就有1800件,其中很多都是急件。有的由于货物被卡在海关,没有中国认可机构的证明,海关不予放行,货物在海关每多扣留一天就要交纳大额的滞留金;有的是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签订合同、订购产品,需要我们出具证明,证实其获得的认证证书、加检测报告真实有效。对于收到的各类问询,认可委员会都会及时回复,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中国合格评定机构在服务外贸方面搭建了信任的桥梁。还有一个好消息和大家分享,在这个月初的国际认可组织联合年会上,肖建华秘书长正式当选为国际认可论坛(IAF)主席,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认证认可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取得重大突破,并在运用认证认可规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基础建设方面,“十二五”以来,认可委员会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提高整体效能,建立了规范的认可科技工作机制,科研立项年均增长18%,信息化建设走上了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认可宣传、文化、队伍、作风行风建设等各个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五年的发展进一步证明,认可委员会长期以来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些经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认可工作的规律,值得好好总结,更应在认可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继续强调、继续坚持、继续发展。

一是坚持正确的方向——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体系是认可事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国际上建立认可机构的国家和经济体共有122个。其中,由政府确定建立集中统一国家认可机构的,占到总数的96.7%。像欧盟EC765《认可和产品市场监督要求条例》要求各成员国政府设立统一的国家认可机构;俄罗斯于2011年依法统一了国家认可体系,为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奠定了基础;由沙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也门等7个国家组成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于2013年开始运作服务于全部成员国的认可机构。可见,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体系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源做好认可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认可作用、体现认可价值、增值认可服务。

二是坚持正确的道路——走国际化和中国化相结合的中国认可发展之路是认可工作的正确选择。一方面,国际互认是对认可的基本要求,国际化有边界底线,我们的基本认可准则采用相应的国际标准,认可运行机制符合相关国际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这是国际化的基础,也是国际互认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化是实现方式。在遵循国际标准和要求时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这是认可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不容易,只有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推动认可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是坚持改革的传统——证实能力、传递信任是认可工作的根本使命。认可工作具有改革创新的传统。我们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政府职能转变;为合格评定机构提供能力证实,服务产业发展;为贸易相关方提供信任证明,服务对外贸易: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逐步建立信任的桥梁和纽带。实践证明,认可的本质作用就是传递信任,只有把握好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在更高层面、更新领域、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服务大局,服务发展。

二、全面分析“十三五”时期认可工作发展新形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这一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对于认可工作来说,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认可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特征会更加突出,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我们要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认可工作发展新境界。

从国内形势看,新常态下,国家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优化合格评定市场布局结构,认可作为质量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市场经济运行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自贸区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认可作为国际通行的技术性措施,促进贸易便利化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智能制造、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理念,认可在促进节能减排、服务两型社会、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国家推动构建认证认可行业治理新秩序,认可作为“五位一体”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与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及社会监督的联动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同时,认可工作发展面临风险和挑战。市场运行和政府监管需要更快更好的服务,现有认可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有效性和公信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国际形势看,相关国际和区域组织为及时、有效地满足全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都在积极响应各相关方对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意见,加大在合格评定领域的合作,加快拓展国际互认,推动工业界、政府部门对互认结果的采信,认可在服务贸易、社会发展和支撑监管方面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2015年世界认可日将主题定为“认可支持健康和社会关怀”,体现出国际认可组织关注医疗和健康领域;新发再发传染病的多发趋势,让全球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这些都提醒我们要更重视认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同时,全球贸易格局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重要推手。就在上个月初,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二国家结束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初步达成TPP贸易协定。在亚太地区,还有多项正在推进的自贸协定安排,比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推动的亚太自贸区,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东盟加中日韩自贸区等。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认可作为各国普遍采用、普遍接受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该如何找准切入点主动发挥作用,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此外,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跟随全球产业调整方向,加快向新能源、环境、低碳等领域聚集,认可在这些领域的技术跟踪和能力建设也有待重点加强。

三、准确把握“十三五”期间认可工作重点发展方向

大家知道,管理学上有一条法则叫做“吉德林法则”,是说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为了更准确把握认可工作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2015年初,认可委员会就启动了认可工作“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工作,全面评估“十二五”认可工作发展情况,通过开展集体调研、战略研讨,逐步明确“十三五”期间认可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工作措施,在这里我们归纳为“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个着力点”:

(一)以服务大局为核心,推进认可制度发展。

由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计量、标准构成的国家质量基础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认可在质量多元治理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谋划认可工作“十三五”发展,就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找准认可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质量提升格局中的定位和结合点,发挥好认可作为质量基础的技术支撑作用。

一要研究建立新的认可制度,着力构建覆盖更多领域、更多行业的认可制度体系。我们要积极开发节能环保、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电子商务等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认可服务项目。比如: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国际上在这方面有很多新的探索,今年新加坡质量和标准大会的主题也是围绕“走向智慧国家”展开。我们国家为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已经在近300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并计划在三到五年之内制定41项智慧城市的国家标准。“十三五”期间,认可委员会也将根据市场和政策的需要,有序开展智慧城市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制度的研究。

二要推进新认可制度的实施,不断探索服务政府监管的新方式。我们要积极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衔接,扩大认可结果采信,为政府购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采信检验检测认证结果提供技术支撑。比如,低碳产品认证机构认可方面,《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自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依据该办法,我国建立国家统一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依据相关产业政策推动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活动,鼓励使用获得节能低碳认证的产品。下一步我们要配合主管部门,加快低碳产品认证机构认可的推进。温室气体审定核查机构认可方面,国际上,已有20多家认可机构开展了相关认可,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 已启动温室气体领域互认,国际认可论坛也已正式将其纳入互认协议范围。在我国,国家发改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管部门,正在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已备案批复相关审定核查机构近60家。我们的温室气体审定核查机构认可制度研发逐步推进,已经对3家机构进行了认可试点。下一步,我们要主动攻关,积极争取政府采信,在认可实施过程中不断维护和完善相关认可制度,扩大审定核查门类认可制度的规模和影响,让政府切实感受到认可发挥的技术支撑作用。对于合格评定机构来说,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对检验检测认证的需求不断扩大,大家要敏锐把握制度发展的先机,关注前沿领域的最新动态,进一步加快新型认证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

(二)以提效增效为主线,推进工作模式改革。

认可工作的效率效果是方方面面关注的焦点。我们谋划认可工作“十三五”发展,就必须把握关键,着力解决制约认可工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整体提升认可工作质量。

一要提高服务效率。2014年我们的实验室初次认可时限缩短了18%,认可复评时限缩短了42%,与国际同行比较,这个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国际上主要认可机构认可服务时限控制的高水准。下一步,为进一步满足大家对认可效率的期望,我们要继续梳理认可工作流程、减少工作环节、清理工作文件,争取进一步缩短获证周期;为进一步满足大家对认可服务质量的期望,我们还要围绕大家关注的热点,如制证速度、收费等问题,进一步梳理出影响认可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门,努力为大家带来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认可服务。

二要增强认可效果。我们不断完善认可风险分析及防控机制,加强“事中事后”认可监督工作,严格实施认可约束措施,不断提高认可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比如,非例行专项监督是“事中事后”认可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比如,截至2014年底,认可委共对286家机构开展了非例行专项监督,给予撤销处理的13家、暂停68家、警告38家,被处理的机构达41.6%(超过2/5);对261家获证企业进行了确认审核,发现不满足要求的企业有25.3%(超过1/4)。非例行专项监督主要针对风险高的机构和获证企业,采用突击检查的方式,问题导向,重点突出,通过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促动被认可的机构严格自我要求,主动规范行为、积极提高工作质量。为了进一步发挥非例行专项监督的作用和效果,“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充分利用专项监督结果,在例行评审工作中实施差异管理,对专项监督和确认审核结果较好的合格评定机构,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或减化评审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认可的针对性。我们还要强化对检验检测机构诚信的认可要求。对于合格评定机构来说,今后,大家希望简化流程、缩短时限,就不仅仅是向认可机构要效率,还可以更多地通过规范自身建设,加强检验检测、认证人员自律监管,来为自己争取更科学的评审频次和更优惠的认可政策。

(三)以国际化、科技创新和基础建设为着力点,提升认可服务水平。

一要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我们要密切跟踪国际认可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认可结果的国际互认;积极参加国际认可活动,更多地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技术政策、准则规范、评价要求的制修订,更多地加强认可双边合作。在今年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上,大伟局长发布了《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国内外各方的积极响应。这方面,认可委员会也在积极行动。我们已签署的双边认可合作协议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其中一半以上的国家是在“十二五”期间签署的。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一带一路”区域内认可政策技术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推进区域内认可互认的进程。国际上,互认范围向新的领域扩展。PAC将在能源管理体系领域的技术文件发布后,启动能源管理体系互认的建立。此外,PAC也在考虑建立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互认。“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逐步推进能源管理体系、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的国际互认,同时,有序开展业务连续性制度的研发和应用,为适时加入相关互认做好准备。

二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从实践看,正是有了科研突破,才为建立和完善一批创新的认可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国家“十二五”科研项目支持下,我们牵头承担的“P3、P4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及应用”项目实现了认证认可领域国家科技奖项的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认可制度,确立了认可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域的权威地位,此外认可委员会还有多个科研项目获得科技兴检等部级科技奖项,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科技支撑认可发展的作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继续立足既有科技研发基础,聚焦国家重点领域和行业,研究建立基于风险分析的认可制度研发机制和认可制度评估机制;加强认可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快新业务的开发;继续深化认可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大家知道,认可科研工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一直以来,很多机构都在积极参与认可新技术、新制度的创新研发。比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建材中心、船级社、赛西认证、中环联合、华夏认证参与开发的低碳产品认证机构认可,中经科环、联合智业、上海质量、天津华诚、五洲天宇参与推进的服务认证机构认可,以及赛宝认证正在参与推进的水足迹核查机构认可制度可行性研究,等等。今后,希望大家继续积极参与认可制度、重点领域与认可关键技术的研究,共同提升认证认可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要着力提升基础建设水平。随着认可作用的提升,影响的扩大,社会公众对认可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风险隐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我们谋划认可工作“十三五”发展,最根本的保障,是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精神,抓好信息化、队伍、文化、作风行风等基础建设。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了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主动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密切跟踪关注大数据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提高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水平。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同志们!组织制定“十三五”规划时间紧、要求高、涉及面广,需要最大程度地汇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今天的大会是一个很好的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家的意见建议就是推进我们工作的源头活水。希望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助我们做好科学的规划。谢谢大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