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2014年世界认可日主题:认证认可在能源供应中传递信任

作者:开云官网在线娱乐 时间:2014-06-09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认证认可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质量基础设施,其核心作用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在能源供应领域,认证认可是促进能源安全、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落实节能减排基本国策、促进能源产业提质升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认监委紧密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大力推动认证认可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发挥认证认可在能源供应中传递信任的积极作用,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和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和社会各界,大力推进节能产品、低碳产品、风电光伏产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认可以及碳核查等合格评定活动,建立了低碳产品认证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出台了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建设了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检中心等一系列检验检测技术平台,累计颁发节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品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4479张,以节能产品认证为例,2013年获得认证的节能产品共实现节能约4435.37万吨标准煤、减排约1.63亿吨二氧化碳。初步形成了与我国战略需求相适应、与国际接轨的节能低碳认证认可体系,认证认可服务能源战略、支撑能源政策、助推能源产业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问题突出。多年以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约束生产企业节能降耗。很多高耗能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加大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的力度,取得了很好成效。相对于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的高投入,管理节能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势,成为具有较大潜力并且持续有效的节能手段。能源管理体系是管理节能的科学方法,对于强化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效果、构建长效节能机制、持续挖掘节能潜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鼓励用能单位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运用管理节能手段实现节能降耗目标,2009年10月,国家认监委发出《关于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国标GB/T23331标准和行业实施规则为认证依据,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2010年1月,国家认监委发布《关于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机构条件及审批事项的通知》,2010年4月,印发《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要求》,公布首批开展试点工作的认证机构,共涉及冶金、化工、钢铁、机械、造纸、纺织等十个行业和31家认证机构。至此,以“服务国家能源政策,创新认证管理模式,加强监督,关注结果”为总原则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在我国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共有37家认证机构在13个行业开展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

  2012年11月,国家认监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鼓励万家企业自愿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在相关工作中对认证结果予以采信。2013年工信部第55号公告发布《船舶行业规范条件》,规定船舶制造企业应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这是能源领域政府采信认证结果的一个典型案例。

  截至2013年12月底,试点的37家认证机构共颁发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73张,其中列入发改委万家企业的有228家,占总获证组织数量的61%,发证量最多的前三位行业是建材、钢铁和化工。已签订认证合同尚未发证的企业有288家。很多获证企业反映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对于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减低成本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节能产品、可再生能源产品认证

  截至2014年3月底,我国累计颁发节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品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4479张,以节能产品认证为例,2013年获得认证的节能产品共实现节能约4435.37万吨标准煤、减排约1.63亿吨二氧化碳。

  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技术研究

  5月29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北京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课题概况:该项目是认证认可领域在科技部获得立项的第一个“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三年来,国家认监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环保部、工信部等部委协同配合,组织17家单位400多人直接参与研究工作。项目以构建与国际接轨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制度为目标,研究了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机构的认可要求以及组织、项目、产品、技术层面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的通用要求及评价技术,突破了碳减排技术评价基准线界定、企业碳排放核查、建筑节能项目碳排放评价、产品碳足迹评价中的数据质量保证等技术难点,首次建立了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技术体系,为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制度建设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撑。

  项目成果:项目共研制《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通用规范及指南》等国家标准草案18项,行业标准草案1项,国际标准提案1项,《温室气体审定和核查机构要求》等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技术规范文件30份,开发碳排放评价基础数据库1个,典型行业碳排放评价数据库3个,申请国家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撰写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著作8部,建立了涉及电力、电子、纺织、机械、建筑、建材、水泥、汽车、印刷、造纸等行业的碳排放和碳减排研发及示范基地23家,培养了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学术带头人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28人,推动了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领域的能力提升。

  成果应用:部分成果在相关国家政策及参与相关国际活动中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认监委于2013年2月联合制定并发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8月正式发布《低碳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规范和管理低碳产品认证工作。以项目为支撑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第三方审定/核证指南》,以此为依据完成了3家机构的备案,支持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在6省1市的碳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等。

认证认可在能源领域的发展前景展望

  一是加快能源领域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规则制定进程,适应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的趋势,研发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认证认可评价技术及检验检测技术,通过认证认可技术支撑作用,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成熟度和产业成熟度。推动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碳排放和碳排放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课题成果的应用,为认证认可在能源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技术储备。

  二是推动认证认可与能源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完善节能低碳领域认证认可制度体系和检验检测技术平台,继续推进节能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在产业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低碳产品认证、风电认证、光伏产品认证等新领域认证。

  三是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低碳产品认证机构认可、温室气体审定/核查机构认可等认可制度,运用认可手段保证相关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的资质和能力,为能源领域合格评定活动的用户、采信方提供能力证实服务。

  四是健全能源领域采信认证认可结果的政策机制,在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考核、政府采购等环节采信第三方认证、检测结果,鼓励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在节能管理过程中购买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建立能源供应链各方的互信关系。

  五是推进能源领域合格评定的国际合作与国际互认,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互认机制建设,在保障能源全球化供应、促进能源国际合作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事务中,运用认证认可手段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我国认证认可工作概况

  截至2014年3月底,我国累计颁发各类认证证书122.5万余张,获证组织达44.4万余家,认可各类合格评定机构6503家,证书数量和获证组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认证认可大国。

  认证认可是国际公认的质量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认证认可作为国际通行的现代管理制度,其地位和作用越来重要。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完善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体系,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规划明确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定位为高技术服务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目标,促进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做强做大。今年5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加快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可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所得税优惠。

关于“世界认可日”

  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在联合召开的2007年会上确定,自2008年起每年的6月9日为“国际认可日”。自2010年起,“国际认可日”更名为“世界认可日”。设立“世界认可日”的目的是推动认证认可在全球的广泛发展。届时全球100多个IAF、ILAC成员方都将举行纪念活动。

  每年“世界认可日”都确定一个年度主题。之前分别为:2008年,“信任”;2009年,“能力”;2010年,“全球承认”;2011年,“认证认可——政府监管工作的支撑”;2012年,“食品安全和清洁饮用水”;2013年,“认证认可促进世界贸易”,今年的主题是“认证认可在能源供应中传递信任”。

  我国是世界上开展认证认可活动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2007年6月9日,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开云官网在线娱乐(CNAS)联合举办“国际认可中国日”,这是国际认证认可界的首个国家日,也成为“世界认可日”的先声。我国每年的“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国家质量工作实际,组织动员政府部门、认证认可相关方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得到了社会上和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Baidu
map